上海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工作成效(长宁区)

2025-01-24

  在“人民城市理念”的引领下,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正不断探索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首次参与试点的长宁区虹桥街道在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多元参与

  增加体育治理新力量

  自长宁区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虹桥街道迅速行动,成立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社区服务办具体负责实施。为打造高效体育服务体系,他们深入居民区、体育团队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中进行广泛动员与招募,成功组建了一支25人的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

  这支队伍由居民区文教干部、体育团队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及街道城运中心网格员共同构成,他们活跃在公共体育设施巡查、健身团队指导、全民赛事组织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生动诠释了多元主体参与在基层体育事务治理中的活力与价值。

  服务升级

  共享体育治理新成果

  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虹桥街道公共体育服务的品质与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以往,居民在面临健身器材损坏、团队健身指导需求满足或入校健身卡办理等难题时,往往只能依赖街道体育干部或居民区文教干部,但由于人手有限,且基层工作人员事务繁杂,导致服务响应速度成为一大痛点。而今,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的加入,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选择,每周固定的巡访工作,让办事效率与问题解决速度显著提升。

  例如:在社区健身苑点建设的过程中,巡访员们会提前收集小区居民的意见建议,提交给街道。街道根据居民的反馈,让施工队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方案设计。经过多次沟通和修改后,最终由社区居民“设计”和“定稿”的社区健身苑点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而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的高峰时期,社会体育巡访员一方面开展赛事巡访工作,帮助赛事活动组织更加规范,确保了居民健身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巡访员作为志愿者投身于赛事服务,不仅为赛事活动组织方提供了人员支撑,更从专业角度为赛事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让比赛体验更加流畅、舒适,激发了居民广泛的参与热情。

  填补空白

  深化体育治理新成效

  虹桥街道在推进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中,社会体育巡访员的引入成为了破解以往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力量。他们针对群众满意度调查缺乏、健身咨询不专业及运动干预指导不及时等薄弱环节,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深入基层的决心,有效填补了这些领域的空白。

  社会体育巡访员陈亮,是一名太极拳习练者和传承人,在加入巡访员队伍后,他不仅积极发挥个人专长,管理街道市民健身团队,还深度参与慢性病运动干预指导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助力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引导市民科学健身,帮助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虹桥街道拥有众多像陈亮这样既有专业技能又热心公益的社会体育巡访员,他们的加入不仅弥补了以往基层治理中的不足,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的深化和拓展。从深度上看,巡访员通过专业的健身咨询和及时的运动干预指导,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从广度上看,他们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公共体育事务基层治理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全面提升,为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虹桥街道社会体育巡访员队伍实现了百分之百的上岗率,累计提供近800人次的各类体育服务,惠及居民超过4800人次,且服务满意度高达90%以上,成效显著,赢得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