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第八期】技能二:打莲湘

2020-03-05

  项目简介
    打莲湘又称霸王鞭或打连厢。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莲湘系由一根约长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亦称"竹签"、"花棍"。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边打边唱,人数不拘,唱词多据民间唱本,也可现场编唱,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法。通过男女舞者间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处处充盈着飞舞之美,呈现出轻松活泼的风格,被称为"民间舞的瑰宝。
  项目特点
     舞者通常以右手持莲湘中部,用手腕、手指及上下臂的旋转变化动作与上下身动作配合呼应,有节奏地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和穴道,不仅能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还能开发身体协调性,培养节奏感。表演时舞者手执莲湘,随乐而上、下、左、右舞动,通过变换莲湘动作快慢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
  教学目的
   通过对打莲湘的基础动作的学习,了解打莲湘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动作特点,基本掌握打莲湘的基本手势、体态,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利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
  1. 打莲湘基本动作练习
  2. 传统莲湘基本动作分解
  3. 创新莲湘基本动作分解
  4. 小作品(6个8拍到8个8拍)(不包含竞赛内容动作排编)
  适合年龄:各年龄层(零基础)
  学成次数:5-10次
  配送次数:5-10次
  每次课时:1-1.5h
  场地和器械:室内外场平整场地都可,需要莲湘棒(居家锻炼没有莲湘棒时,可以把报纸卷成1米长代替,记得卷紧一些哦~敲击起来才有感觉!)
  教学重点
   掌握打莲湘的手势、体态
   教学难点
   打莲湘的体态动律、肢体动作与节奏的相互配合
教案示范一
《申韵竹香》教学
 动作分解文字版
  1.第一、二个八拍:双手举高,竹竿放平,拍打竹竿,脚底跳踢步;十点方向击打地面,两点方向击打地面,重复一次。第二个八拍与第一个八拍相同
  2.第三、四个八拍:膝盖半蹲,左手叉腰,半蹲,敲前,敲后,敲左脚底,打开,半蹲敲手心手心,敲右脚,马步蹲,转手腕,换手,转身,右脚上步蹲,敲地,敲手心立园转动手腕左右左右。
  3.第五、六个八拍:右脚在前跪立,双手举在前面,双手握竿,左右摆动各两拍一动(臀部位置),左右摆动一拍一动(腰部位置),向右斜上方一拍。敲左肩2拍,向右下方打开2拍,同时扭胯,头跟跨一个方向。重复这个动作变成一拍一动,七八拍敲左肩。
  4.第七、八个八拍与第三、四个八拍同:膝盖半蹲,左手叉腰,半蹲,敲前,敲后,敲左脚底,打开,半蹲敲手心手心,敲右脚,马步蹲,转手腕,换手,转身,右脚上步蹲,敲地,敲手心立圆转动手腕左右左右。
  5.第九、十个八拍:右脚在前跪立,手伸向前方,右手抓杆,垂直地面,十点二点方向敲地,左脚上前,敲左肩,调整重心,敲右肩,出左脚,右脚画圆上步,左脚往后作弓步,同时快速敲击左肩右肩,弓步时重心在左脚,左手叉腰,右手延肩部斜向上举。移重心至右脚,左脚点地,敲手心立圆转动手腕左右,抓杆。
  6.第十一、十二个八拍:二点方向,摆好。双手抓杆,移动重心,右脚屈膝向内侧踢,同时双手举杆到肩高,一拍一动,重复一次,换左脚踢两次。单手抓杆,拍手,跑场画圆1个八拍,第八拍时手一定要回收。
  7.第十三、十四个八拍:双手抓杆。手肘立圆,右脚向十点方向上步,向后勾左脚,双手抓杆平举。左脚上前,两脚并拢,屈膝,敲左脚两次,敲右脚两次。
  8.第十五、十六个八拍:上两个八拍的反方向动作。双手抓杆。手肘立圆,左脚向二点方向上步,向后勾右脚,双手抓杆平举。右脚上前,两脚并拢,屈膝,敲右脚两次,敲左脚两次。
  9.第十七、十八个八拍:右手抓杆。双手拍打,左手斜向上张开,左脚朝内侧踢起,杆底部敲打左脚。重复拍踢。右脚向右侧后踢腿,转腕,杆顶部敲打右脚。左脚向左侧后踢腿,转腕,杆顶部敲打左脚。重复一个八拍。
  10.第十十九、二十个八拍:右手抓杆,双手拍手,逆时针跑场,一个八拍。左脚上步,右脚单膝跪立一个八拍。注意跑场时重心保持压住。
  11.第二十一、二十二个八拍:起身,左脚上移,举杆,敲手心。右脚上移,转腕,敲手心。左脚后撤敲左肩,右脚后撤敲右肩。重复前四拍十字步。向前小碎步四拍,十点敲地,二点敲地,杆顶二点敲地,敲肩。后四个八拍始终半蹲。站直。
  12.第二十三、二十四个八拍:两个十字步。向后小碎步四拍,左脚上步向前移重心,杆底部拍手心。重心向后,转腕,杆顶部敲手心。重心向前,转腕,杆底部拍手心。重心向后,转腕,杆顶部敲手心。
  13.第二十五、二十六个八拍:右脚上步,两脚并拢,双手抓杆左下方倾斜。转身,背对观众,杆向右下方倾斜。杆逐渐向右上方抬起,人顺时针绕场一周,第八拍面向观众收住。
  14.第二十七、二十六个八拍:右脚向十点方向上步,头、身体、杆朝同方式逐渐前倾,小碎步朝前,左手抓杆抗肩。敲右肩,左肩,右肩,收住。左脚向二点方向上步,头、身体、杆朝同方式逐渐前倾,小碎步朝前,右手抓杆抗肩。敲左肩,右肩,左肩,背对观众。
  15.第二十九、三十个八拍:右手抓杆,双手举高,左脚上步,右腿向后抬起,转腕,敲手心;右脚上步,左腿向后抬起,转腕,敲手心;左脚上步,右腿向后抬起,转腕,敲手心;右脚上步,左腿向后抬起,转腕,敲手心。下蹲向后抓杆,立圆,右肩扛杆,敲左肩,右肩。重复一个八拍,面对观众。
  16.第三十一、三十二八拍:左腿二点方向上步,右手抓杆,左手叉腰,向前小碎步,杆子点地,转圈。双手向下握杆,小碎步向前上步,杆向上抬起。逆时针圆场一圈,杆从上到下,第八拍回到原点,双手抓杆向上举。
第三段内容重复第一段内容,规格要领与第一段完全一致。
 教案示范二
(引自:张大荣.莲湘棒的练习方法[J].体育教学)
  01预备动作:2×8拍
  1.练习者立正站立,右手握莲湘中部,竖直贴右腿,眼睛平视。
  2.①、②拍两腿分开,成马步并蹲,右手持莲湘,举过头顶,左手成掌横在头顶上,用莲湘的一端轻击左手虎口,眼睛平视。
  3.③、④拍原地跳一次,两腿保持原状,两臂向两边分开,呈水平45度角,同时莲湘下半部紧贴右臂,眼随莲湘而动。
  4.⑤、⑥同①、② ,⑦、⑧同③、④。
  02开心一笑:8×8拍
  1.左脚跳起,右手用食指、中指夹住莲湘横在前面,左手向上托莲湘的一端。
  2.右脚跳起,莲湘自然旋转180度,用左手在头顶推莲湘的另一端。
  3.右腿稍弯曲,左腿向左前方伸,右手持莲湘敲右肩,左臂向左。
  4.左腿收回,右腿原地跳一下,两臂自然下垂,莲湘也直立,贴在右腿上。
  03雪花盖顶:8×8拍
  1.左手叉腰,右手持莲湘横在胸前,用莲湘的一头敲左肩,右腿高抬腿跳,左腿直立。
  2.左腿高抬腿跳,右腿直立,用莲湘的一头敲右肩。
  3.左手叉腰不变,右手举过头顶在空中由内至外画圈,两腿跑跳步。
  4.⑤~⑧重复①~④的动作。
  04左右游龙:4×8拍
  1.两腿自然分开,双脚齐跳跃,右手持莲湘竖在胸前,左手击莲湘上半部。
  2.右手击莲湘的下半部,头向左边自然摆动,其它动作不变。
  3.③~⑧重复以上动作。
  05蛟龙盘腿:8×8拍
  1.两腿并拢,半蹲,左腿向后退一步,右手用食指、中指夹住莲湘横在前面,左手向上捧莲湘的左端,臀部向左扭。
  2.右腿向后退一步,莲湘自然旋转180度,左手反张在眼前向后拉一下,右手持莲湘敲左腿,臀部向右扭。
  3.左腿向后退一步,左手再向后拉一下,右手持莲湘敲右腿,臀部向左扭。
  4.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莲湘也直立,贴在右腿上。
  5.右脚踮起,右手用食指、中指夹住莲湘横在前面,左手向上捧莲湘的一端。
  6.莲湘自然旋转180度,用左手在头顶上推莲湘的另一端。
  7.左脚踮起,右手持莲湘敲右肩,左臂向左边伸出呈45度角。
  8.两手自然下垂,莲湘直立贴在右腿上。
  06枯树盘根:8×8拍
  1.半蹲,左脚先向前跳一步,右脚跟上,右手向上翘起,左手持莲湘,用前端着地并向后拖动。
  2.半蹲,右脚先向后跳一步,左手向上翘起,右手持莲湘,用后端着地,并向前拖动。
  3.身体直立,莲湘直立放置,右脚踢莲湘下端。
  4.身体旋转45度,左脚在后跳踢莲湘下端。
  5.身体再旋转45度,左脚向右前方跨出,右手持莲湘直立于前方,左手拍打莲湘上端。
  6.身体旋转90度,右脚向左前方跨,左臂平抬胸前,右手莲湘拍打左臂。
  7.左脚前跨跳,左手向左平伸,右手持莲湘向前伸。
  8.左腿收回,右腿原地跳一下,两臂自然下垂,莲湘也直立,贴在右腿上。
  07四方秧歌:8×8拍
  1.左脚向右前方跳,右手持莲湘直立于胸前,左手击莲湘上部。
  2.右脚向左前方跳,右手持莲湘直立于胸前,左手击莲湘下部。
  3.左脚还原,右脚并拢,臀部向左扭,左臂向左上方举呈水平45度角,右手持莲湘敲右肩。
  4.左腿收回,右腿原地跳一下,两臂自然下垂,莲湘也直立,贴在右腿上。5.臀部左扭,左右手同时向左方倾斜,包括莲湘呈水平45度角。
  6.臀部右扭,左右手同时向右方倾斜,包括莲湘呈水平45度角。
  7.⑦⑧重复⑤⑥的动作。
  08小桥流水:4×8拍
  1.左脚右脚交叉,左脚向上跳起,并向上钩,左右臂向左上方倾斜,呈水平45度角。
  2.右脚向上钩跳,左右臂向右上方倾斜,呈水平45度角,莲湘紧贴右臂。
  3.③~⑧重复以上的动作。
  注:以上教案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案
打莲湘视频赏析
视频赏析一、二


 公众号推荐

《申韵竹香》——艺课e堂
打莲湘影像视频资料——影像上海
中国首部歌舞旅游微电影《莲湘公主》——姑苏Style